【貴州日報評論員文章】民法典護航人民美好生活
- 作者:伍少安
- 編輯:趙飛羽
- 來源:當代先鋒網
- 發布時間:2020-05-25 23:30:37
- 作者:伍少安
- 編輯:趙飛羽
- 來源:當代先鋒網
- 發布時間:2020-05-25 23:30:37

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權益,民法典草案充分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新時代人民群眾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希望對權利的保護更加充分、更加有效,編纂民法典就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民法典草案積極回應社會熱點訴求,規定了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責任,解決人們“頭頂上的痛”;完善產品責任制度,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并及時針對疫情帶來的新問題,作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最新修改,為疫情防控筑牢法治支點。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民法典是促進和保障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法律基石。我國民事法律制度建設一直秉持“民商合一”的傳統,編纂民法典,進一步完善我國民商事領域基本法律制度和行為規則,為各類民商事活動提供基本遵循,有利于充分調動民事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維護交易安全、維護市場秩序。民法典草案倡導誠信的價值原則,規定私人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還將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和誠信原則確立為合同自由的基礎,從而在全社會培植守信踐諾的契約精神,營造穩定、公平、有序的營商環境。
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編纂民法典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民法與國家其他領域法律規范一起,支撐著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保證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正常有效運行的基礎性法律規范。編纂民法典,就是全面總結我國的民事立法和司法的實踐經驗,對現行民事單行法律進行系統編訂纂修,將相關民事法律規范編纂成一部綜合性法典,不斷健全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
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法治保障。改革開放40年的經驗告訴我們,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離不開法治,改革開放越深入越要強調法治。法治能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能在法治框架內調整各類市場主體的利益關系,是提升營商環境的必然路徑。貴州不僅將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確保民法典得到全面正確實施,并且將以施行民法典為契機,系統推進法治貴州建設,為貴州發展提供更為強大的法治保障、注入更為強勁的法治動力。
貴州日報評論員 伍少安
責任編輯/趙飛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