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位置: 首頁 > 黨建 > 正文

    【百姓身邊的黨建溫度】六盤水鐘山區:小區改造讓居民說了算

          

    152803.jpg

    編者按: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我省各地以“黔進先鋒·貴在行動”為總載體,著力打造“美好黔城”城市基層黨建品牌,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和保障中國式現代化的貴州實踐。天眼新聞“黨建經緯”推出“百姓身邊的黨建溫度——來自城市基層治理一線系列調研報道”,深入鮮活呈現全省各地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創新實踐。


      家住六盤水市鐘山區紅巖街道東風西路社區平安大院小區的聶宗富,以前常常為居住環境煩心。如今,聶宗富和居民們的“煩心事”已經變成了“樂享事”。


      “我在這里住了二十多年,這里原來晴天時灰塵飛揚,雨天時泥濘路滑,生活環境很差?,F在干凈整潔、鳥語花香,幸福感滿滿?!甭欁诟徽f。


      平安大院小區建成于20世紀80年代,由于年代久遠,小區基礎設施老化、公共區域車輛亂停亂放等問題日益凸顯,業主對此抱怨不斷。




      經過改造升級,平安大院小區,生活品質顯著提升。屋頂防水、外墻磚整修、管網整治、停車位設置、小區路面干凈整潔,管網、照明、安防等設施升級逐步完善。閑暇時刻,居民在健身廣場跳舞、下棋、散步,大家還自覺清掃院內落葉,小區的改造帶來了新風尚?!叭缃?,小區管理規范,大家參與的積極性也很高,當時我們還參與小區改造過程?!闭劶靶^改造,業主聶宗富說。


      老舊小區改造,居民最有發言權。社區的老年人希望改造能快點開始,又希望改造期間能不影響自己日常生活,一部分居民多次反映小區停車位不夠,停車難,有的希望小區綠化面積能進一步提升……


      為了統籌推進小區改造,紅巖街道和東風西路社區在始終把傾聽民意放在第一位。組織抽調人員采取入戶宣傳、召開群眾院壩會,廣泛宣傳老舊小區的改造政策、內容以及意義;由屬地街道、社區居委會成立平安大院小區“業主委員會”自治自管組織,搭建居民議事平臺,全面做好居民的需求調查和意見征集,梳理改造問題,讓廣大居民充分參與到“改什么、怎么改、怎么管”的小區改造全過程。


      經摸排梳理,街道和社區工作人員列出了居民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改變院子圍墻外配電箱的位置,避免產生安全隱患;設立文明停車勸導標識牌,減少亂停車現象……“小區改造事關全體住戶,廣泛聽取居民意見,大家的事大家商量,才是真正的為民辦實事!”居民郝先生說?! ?/p>




      經過改造升級,小區屋頂防水、外墻磚整修、管網整治、停車位設置,道路、管網、照明、安防等設施升級逐步完善。閑暇時刻,居民在健身廣場跳舞、下棋、散步,大家自覺清掃院內落葉,小區的改造帶來了社區治理新風尚。


      近年來,鐘山區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把“群眾是否滿意”作為衡量和檢驗工作實效的標準,引導群眾積極參與老舊小區改造和社區治理,在黃土坡街道文明巷、花漁洞片區、紅巖街道平安大院、荷城街道荷城花園片區、楊柳街道煉鐵小區等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積極探索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四共”新路徑。即:深入宣傳群眾,支部領銜“共商”;積極組織群眾,黨員帶頭“共建”;廣泛凝聚群眾,黨建引領“共治”;聚焦服務群眾,黨群引領“共享”,切實辦好民生實事。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鄭潔

      編輯 孫蕙

      二審 楊惠

      三審 袁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