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位置: 首頁 > 貴州 > 正文

    好評連連!貴州原創紅色電影《征程之星火》在北京舉行觀摩研討會

      4月24日,由中共貴州省委黨史研究室、貴州省教育廳、貴州省中共黨史學會、中共畢節市委宣傳部、中共貴陽市委黨史研究室、中共畢節市七星關區委宣傳部聯合攝制,貴州知行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的電影《征程之星火》觀摩研討會在中國電影家協會舉行。


    1.jpg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文聯原副主席、著名文藝評論家仲呈祥,中影集團原黨委書記、董事長焦宏奮,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張軍鋒,《文藝報》編審、中國電影學會影視評論專業委員會副會長高小立,電影頻道節目中心電影創作部主任林麗寧,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會長劉潤為,中國影協民族電影工作委員會會長、國家一級編劇馬維干,《文藝報》原總編輯、著名文藝評論家范詠戈,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趙衛防,中共中央黨校文史教研部教授梅敬忠等專家出席觀摩研討會并發言。


      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副書記、秘書長閆少非出席觀摩研討會并作總結講話。受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工作部委托,研討會由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河北省影視家協會藝術委員會主任、河北省影視理論評論工作委員會主任汪帆主持。


      與會領導、專家與片方代表一起觀摩了電影《征程之星火》之后,進入研討階段。片方代表,中共貴州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貴州省社科聯副主席、貴州省中共黨史學會常務副會長余福仁,中共貴州省黨史研究室二級巡視員、黨史學會副會長李朝貴、貴州省中共黨史學會理事、貴州知行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電影《征程之星火》總制片人、出品人趙偉,介紹了影片創作初衷,影片創作情況。主要演員代表、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工作部干部,以及媒體記者數十人出席。


    2.jpg

    劇照


      電影《征程之星火》依據真實的歷史事件,講述了20世紀30年代,中共貴州省工委第一任書記林青從一個學徒到文藝青年,再到堅定的共產黨員的成長歷程;再現了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革命先輩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不惜犧牲自己的高尚品格,真實演繹了中央紅軍長征轉戰貴州期間,黨中央批準建立中共貴州省工委,省工委根據黨中央指示配合紅軍轉戰,并喚醒并培育成千上萬的熱血青年投身革命的歷史故事,為紅軍轉戰貴州和奪取長征勝利立下的不朽功勛。影片突出了林青這樣一個優秀共產黨員有血有肉的藝術形象,對省工委為紅軍長征做出的貢獻進行了深刻的挖掘和凸顯,彰顯了以林青為代表的中共貴州地下組織在隱蔽戰線上做出的杰出貢獻。


    3.jpg


      研討會上,余福仁首先致辭,他表示電影《征程之星火》具有較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是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集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于一體的精品力作,也是貴州省黨史系統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的獻禮之作,是貴州省打造和傳承長征文化的鼎力之作。相信電影的上映將對貴州省甚至全國的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青少年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余福仁說,當前,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正在有序推進,電影《征程之星火》的放映正當其時。今后貴州省委黨史研究室和貴州省黨史學會作為發起和牽頭單位,將按照貴州省的要求和今天專家的意見,進一步做好電影的發行、推介、觀影相關的工作。


    4.jpg


      在專家發言環節,仲呈祥對電影《征程之星火》高度認可,他表示,電影讓觀眾走進了一個貴州首任工委書記的精神世界,用生動鮮活的筆觸對貴州紅色歷史進行了藝術的敘事。在構思及表現手法上用心用情,追求思想表意,精神表意。同時,仲呈祥對貴州高揚地方文化資源、鼓勵培養年輕電影人積極投身革命歷史題材影視作品創作表示了高度贊揚。他建議紅色影片應該進入中小學生德育教育課堂的范疇。


    5.jpg


      張軍鋒認為,電影《征程之星火》的上映為廣大黨員、特別是廣大青年學習黨的歷史,感受革命先烈精神,傳承紅色血脈,提供了一部生動形象、感人至深的教材。他強調,創作黨史題材電影,要學習研究黨史,既要研究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更要研究歷史人物的豐富的內心世界。


    微信圖片_20230425231414.jpg


      馬維干在發言中表示,電影《征程之星火》題材新穎,視角獨特,影片頗具傳奇色彩,充分利用各種元素表現“細節”,整體視覺效果良好。


      趙衛防認為,觀看影片后,感觸頗深。他表示,電影《征程之星火》通過人性的光輝,讓信仰具有時代的烙印,展現了青春中國偉大的情懷。


    7.jpg


      梅敬忠對電影《征程之星火》高度評價,他認為該片是一部為黨存史、進行革命傳統和黨史教育,具有鮮明貴州地方特色的好影片。革命情、戰友情、父母子女情、兄弟姊妹情、革命戀情、鄉土情都呈現自然入情入理。


    8.jpg


      范詠戈表示,電影《征程之星火》做到了三個“第一次”:第一次將紅軍長征時期首個中共貴州省工委全域搬上銀幕;第一次將林青題材搬上銀幕;第一次將地域地標融合在長征過遵義的歷史情境中。他認為,影片用藝術的手段打造紅色歷史故事,創作團隊態度嚴謹、認真、負責,把重大歷史題材與貴州故事結合在一起,提供歷史認知,形成了貴州“地標性”的良好效應。


    9.jpg


      焦宏奮表示,影片中的林青,既有偉大理想、堅定信念,又是一個感情豐富,懂得人情、懂得關愛的鮮活人物,同時,影片對包括家事、國事方方面面都表現很多,所以這部電影承載的內容很多,做得很好。


      焦宏奮說,《征程之星火》有很多鮮為人知故事。展示了貴州黨組織和貴州人民在中央紅軍長征過程中所做的特殊重要貢獻。值得贊揚的是電影出品人趙偉,作為80后年輕人,主動學黨史,傳承紅色基因,贊美頌揚英烈,為家鄉文化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10.jpg


      林麗寧認為,電影《征程之星火》刻畫林青這個英雄人物細致入微,表現了革命先驅雖然遭遇了太多不公平待遇,深處險境,依然努力執著追求革命的精神,人物形象鮮活、既具有傳奇色彩,又接地氣,按照電影的方式去解讀林青精神,讓現代觀眾在受紅色教育同時,收益多多。


    微信圖片_20230425231422.jpg


      高小立認為,影片以時間軸為主線敘事,輔以倒敘、插敘、并敘的方式,回顧林青短暫卻又輝煌壯烈的革命生涯。敘事節奏緊湊、戲劇沖突富有張力,以點、線、面立體的故事框架,搭建塑造林青革命形象與人格魅力的主體敘事結構。該片服化道大都采取實地取景,從弘毅中學到國民黨監獄等場域,處處體現斑駁的歷史質感,這種質感的歷史還原,與片中角色大都取材歷史真實人物的背景,形成時空場域相互交融的真實既視感,這是棚內置景拍攝的效果達不到的。


    12.jpg


      汪帆表示,電影《征程之星火》運用了“套層結構”“雙重敘事”手法,呈現出“詩意風格化”展現的審美風格。究其原因,一是主人公林青多才多藝,不僅“書畫雙絕”,而且具有詩人情懷,生前創作了大量詩詞,“詩言志、歌詠言”,每當生離死別、動情之處都有詩作產生,影片中也有多處情節展示;二是出品人趙偉也有自己的詩意人生,影片中的幾段民歌以及片尾主題歌詞就是他的創作;三是貴州自然風光旖旎,畢節山水風景怡然,為這里的生靈賦予了詩情與畫意。因此,詩情畫意成為這部影片的一大藝術特色。


    13.jpg


      劉潤為表示,電影《征程之星火》在藝術上、內容上、表演形式上都非常好,為提升貴州文化軟實力貢獻了力量,讓全國人民更多地了解貴州的紅色文化。


    14.jpg


      閆少非在總結講話中指出,電影《征程之星火》兼具史料價值和影像價值,既是對黨史的貢獻也是對電影的貢獻。影片的現實意義在于通過與林青這個犧牲時才24歲的革命先驅跨越時空的“對話”,引導現代年輕人思考青春、思考人生、思考如何把自己前途與國家與人民偉大的事業緊密結合起來。


    微信圖片_20230425231426.jpg


    15.jpg


      記者手記


      此次電影《征程之星火》在中國電影家協會舉行觀摩研討會,匯集了國內黨史研究、電影研究等方面的專家、學者。研討會上,大家紛紛對該片主創團隊與了高度贊揚和鼓勵。


      與會專家教授學者一致表示,主創團隊奉獻給大家的《征程之星火》這部電影,讓我們看到了文化的力量,看到了黨史的力量和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力量,愿我們心馳神往的多彩貴州更加出彩!


    17.jpg

    劇照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左春林

    編輯 劉思博

    二審 李劼

    三審 閔捷